海外中小企業融資概況_民營中小企業融資體系研究
資金匱乏是世界各國中小企業發展面臨的突出問題之一,為此,許多國家采取各種金融支持政策和手段來幫助中小企業解決資金來源問題,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本章首先對國外中小企業融資狀況進行簡單介紹,其次總結國外中小企業融資的主要特點,以及中小企業融資的經驗與啟示。
一、發達國家
發達國家中小企業融資體系主要由三部分組成:一是政府非盈利性的中小企業融資機構;二是商業性金融機構和投資者對中小企業的資金融通及投資;三是中小企業融資擔保體系。其中政府作為中小企業融資的紐帶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政府既可以通過直接或間接的融資優惠政策支持中小企業,又可以通過擔?;虮O督的形式為中小企業提供融資支持。以下分別介紹美國、德國、加拿大、日本的中小企業融資模式。
1.美國中小企業融資
為促進中小企業的發展,美國政府和社會各界設立了多種多樣的組織支持中小企業的發展,為中小企業提供多種服務。美國政府對國內中小企業的政策性貸款數量很少,政府主要通過中小企業管理局制定宏觀調控政策,引導民間資本向中小企業投資。
(1)銀行貸款與金融協助(融資擔保)。為解決中小企業資信度低,銀行不愿提供貸款,美國中小企業管理局(SBA)應運而生,其主要任務是以擔保方式促使銀行向中小企業提供貸款。具體做法有:一是一般擔保貸款。SBA對75萬美元以下的貸款提供總額75%的擔保。對10萬美元以下的貸款提供80%的擔保,貸款償還期最長可達25年。二是少數民族和婦女所辦中小企業的貸款擔保。SBA對他們可提供25萬美元以下的90%額度比重的擔保。三是少量的“快速車道”貸款擔保。對中小企業急需的少數“快速”貸款提供50%額度比重的擔保。四是出口及國際貿易企業的貸款擔保,做法與一般擔?;鞠嗤?。
(2)公司投資。中小企業管理局通過1958年建立的中小企業投資公司和風險投資公司,向中小企業提供商業銀行不愿涉足的風險投資。中小企業投資公司是為中小企業提供融資服務的創業投資公司,它可從聯邦政府獲得優惠的貸款支持,其融資方式可以是低息貸款,也可以購買和擔保購買該公司的證券,投資方向主要是中小企業發展和技術改造。風險投資公司屬于民間機構,對勇于創新投資的中小企業進行資金投入,為那些難以得到貸款的中小企業提供貸款,以促進中小企業的科技開發和創新。
(3)政府資助。一是由中小企業管理局向那些有較強技術創新能力、發展前景好的中小企業直接貸款,但數量有限;二是中小企業管理局向受自然災害的中小企業提供的自然災害貸款;三是向中小企業的創新研究進行資助。
(4)鼓勵和促進中小企業到資本市場直接融資。美國的金融市場成熟完善,其中小企業融資體系由美國中小企業局、美國進出口銀行、納斯達克和中小企業投資公司合作等構成。所以,美國的中小企業融資渠道和方式多樣化,特別是美國“二板市場”即NASDAQ股票市場為中小企業尤其是科技型中小企業的發展提供了大規模資本,許多名不見經傳的中小企業通過二板市場融資而飛速發展,成為全球知名的頂級公司和一流企業。
(5)民間金融機構。在美國有多種形式的民間金融機構為中小企業利用,數量眾多的合作社,主要是采用企業和個人投資入股的形式組成的信用機構為其成員提供貸款。此外,專門從事融資的金融公司以企業債券或股票做抵押為中小企業提供貸款。
2.德國中小企業的融資與擔保
德國政府制定了一攬子計劃促進中小企業的發展,強調首先要解決中小企業的融資狀況。政府的融資支持包括:①融資擔保。為了使無法提供抵押的自主創業者和企業能夠得到貸款,德國建立了擔保銀行。擔保銀行是經濟自律組織,它和其他銀行一樣受聯邦金融監管局的監督。中小企業可以向擔保銀行申請貸款擔保,擔保銀行對申請企業和個人進行嚴格的審查和評估,并收取一定的擔保費。②直接貸款扶持。在特殊情況下,政策性銀行向企業往來銀行提供貸款,然后由擔保銀行向企業再貸款。德國的中小企業銀行主要有合作銀行、儲蓄銀行和國民銀行等,根據有關法規,年營業額在1億馬克以下的企業,可得到總投資60%的低息貸款,德國政府本身還通過“馬歇爾計劃援助對等基金”直接向中小企業提供貸款。③投資入股。政策性銀行還以參與私人股份制公司進行股本投資。④備用融資擔保制。
3.加拿大中小企業融資體系
(1)直接融資。以創業者和“天使基金”等個人為主體的股權投資,以互助基金和銀行等機構為主體的風險投資,通過證券交易所和購并市場獲得的股權資本等,都是加拿大中小企業直接融資的形式。據加拿大獨立企業聯合會統計資料顯示,9.6萬會員企業的股權資本中擁有業主投資、“天使投資”、風險投資的企業戶數分別占56%、5%、4%,另外,到2000年有3000戶左右的中小企業通過上市募集股本。
(2)間接融資。加拿大中小企業間接融資的來源和渠道主要有:開發銀行、出口發展公司等政策性銀行和金融機構,加拿大皇家銀行等八大全國性商業銀行以及1500多家分布在各地的中小金融機構和社區金融機構。據加拿大銀行家協會統計,中小企業間接融資總額的50%來自銀行,銀行中小企業貸款總額中八大商業銀行提供的中小企業貸款占80%。
(3)政策擔保。加拿大中小企業擔保體系最具特色,由三部分組成:一是1961年經議會批準由聯邦工業部組成實施的全國性、政策性的中小企業貸款擔保體系,目的是幫助中小企業以較低的成本獲得銀行貸款,保證銀行在不能收回貸款時得到適當補償。二是促進區域經濟發展的中小企業區域擔保體系。為幫助中小企業特別是新辦中小企業解決貸款問題,政府區域經濟發展部實施了包括特定行業中小企業貸款擔保計劃、微型企業貸款擔保計劃和社區創辦小企業貸款擔保計劃在內的中小企業區域擔保計劃。三是促進中小企業對外出口的出口信用保險體系。加拿大政府成立了政策性的加拿大出口發展公司,為企業提供出口信用保險與買方信貸。
4.日本的中小企業融資
“兩重結構”是日本經濟結構的一個突出特點,為了改善中小企業融資,日本構建了專門的中小企業融資服務體系,主要包括政策性金融公庫系統、民間中小金融機構、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系以及中小企業投資育成公司等。
(1)政策性金融公庫系統。包括:國民金融公庫、商工組合金融公庫和中小企業金融公庫。這些公庫為中小企業提供低成本的長期資金,資金主要由財政撥款或由政府擔保發債。國民金融公庫主要向中小企業發放維持生產所需的小額貸款、事業資金貸款以及升學資金貸款。中小企業金融公庫主要對振興事業所需長期資金有困難的中小企業提供信貸支持,包括購買設備所需的一般貸款和采用新技術以振興出口的特別貸款。商工組合金融公庫是以中小企業協同組合及其他中小企業為融資對象的一種部門性金融機構。
(2)民間中小金融機構。主要包括地方銀行、第二地方銀行、信用金庫、信用組合和勞動金庫等。地方銀行主要是為本地企業服務,且主要服務對象是中小企業。第二地方銀行是由50年代初建立的相互銀行轉換而來,其性質和地方銀行相似,但在銀行規模、人員素質、貸款結構和貸款對象等方面有差別。信用金庫是一種合作制金融機構,采用會員制,且會員僅限于當地的小企業、小事業單位和個體業主。信用組合比信用金庫的規模小,業務僅限于組合內的成員,相互融資的宗旨更加明確。勞動金庫是勞動組合、消費生活協同組合及其他勞動者團體為了加強共濟活動,提高勞動者生活水平而建立起來的合作性質的金融機構。
(3)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系。1958年9月,日本政府頒布了《中小企業信用保險公庫法》,并據此設立了中小企業信用保險公庫,各都道府縣都成立了中小企業信用保證協會。中小企業信用保證協會是由各地方政府及地方公共團體共同出資建立,并接受中小企業綜合事業團的貸款援助,為中小企業融資提供貸款擔保的第一級機構。中小企業信用保險公庫(現為中小企業綜合事業團)則是完全由政府出資設立,向擔保中小企業債務的信用保證協會提供債務保險,是為中小企業融資提供貸款擔保的第二級機構。形式完整的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系有效地解決了中小企業貸款找不到擔保的問題,有力地促進了金融機構向中小企業提供融資。目前,中小企業信用保險協會約為70%的中小企業融資提供了擔保,而信用保險公庫則為信用保險協會提供了約60%的再擔保。
(4)中小企業投資育成公司。是由政府、民間機構、地方公共團體共同出資,專門向中小企業注入資本金的機構,類似的機構還有創業基金或投資基金。中小企業投資育成公司一是通過建立產業基礎健全基金,為創業基金向社會公開發行債券提供擔保,或向創業基金投資或貸款;二是通過發展柜臺交易市場,為創業基金解決股權投資流動性不足的問題。
二、新興工業化國家和地區
新興工業化國家和地區主要指具有一定資本主義基礎的發展中國家,在較短的歷史時期克服了社會經濟的落后性,在工業化進程中一定程度上接近發達國家水平的國家和地區。這些國家和地區有拉丁美洲的阿根廷、巴西、智利、墨西哥及烏拉伯;歐洲及中東地區的以色列、南斯拉夫、科威特、沙特阿拉伯、利比亞;東亞地區的韓國、新加坡及中國的臺灣地區和香港地區等。這里主要介紹“亞洲四小龍”的中小企業融資狀況。
1.新加坡的中小企業融資
新加坡的中小企業金融體系是由多個環節構成的:①成立了中小企業專業銀行、專業金融公司,明確其在銀行體系中的地位。實踐表明,這些中小專業金融機構使中小企業融資形式呈現多樣化的趨勢,較好地滿足了中小企業的資金需求。②有政府行政干預的風險投資基金。這些基金基本屬于股本投資,以高新技術中小企業為投資對象。它們不僅為企業注入了資金,而且也是企業茁壯成長過程中的商業戰略伙伴。③股票市場。1987年2月正式投入運行的新加坡SGXDAQ,實際上為新加坡股票交易所開辟了第二個市場。SGXDAQ為達不到交易所上市標準的中小型企業獲得社會資本予以支持。④政府資助和財務咨詢服務。新加坡政府制定了很多項支持中小企業的財務計劃,其中最為典型的是本地企業資助計劃(LEFS)和區域化資助計劃(RFS)。前者是一項為中小型企業制定的固定利率財務計劃,其目的是鼓勵中小型企業不斷提升、更新現代化設備,拓展業務。本地企業資助計劃不是提供低廉的財務貸款,而是讓成長中的公司較容易獲得信貸,進行自動化和現代化的中長期投資。后者和LEFS一樣也是資助企業進一步發展,不同的是它的資助對象是那些計劃到海外發展的公司。經過多年的努力與完善,新加坡基本上確立了一個較為完整的中小企業金融體系。
2.韓國的中小企業融資
韓國在較短時間內步入工業化國家與韓國政府大力扶持中小企業的發展有直接關系,其中主要是提供中小企業創業方面的一系列金融扶持。
(1)多渠道融資。韓國政府為中小企業提供的中小企業融資服務主要有三方面的內容:①創業和技術革新扶持。韓國政府對技術密集型中小企業的創業和產業結構的升級實行積極的支持政策:第一,提供創業資金。根據《中小企業創業支援法》的規定設立“地方中小企業培育資金”,提供低息并允許分期償還的貸款,提供作業場地、技術指導和必要的措施等。第二,實行減免稅收優惠政策。第三,提供技術革新資金扶持,通過“中小企業振興工團”、“中小企業結構高度化資金”、“地方中小企業培育資金”和“中小企業情報銀行”提供資金和信息情報支持。第四,促進中小企業間協作。②金融機構貸款支持。作為中央銀行的韓國銀行規定全國性銀行和地方商業銀行及外國銀行分行有義務向中小企業提供一定比例的貸款;設立產業銀行為中小企業提供融資和擔保;設立中小企業創建支持公司對中小企業提供融資、技術、信息等方面的服務。③危機扶持。由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企業共同出資建立“中小企業共濟事業基金”解決資金危機,是提供中小企業整體經營的穩定保證。
(2)融資擔保體系。韓國是亞洲第二個開展中小企業信用擔保計劃的國家。1961年,韓國建立了信用擔?;?,為向金融機構貸款而缺乏擔保品的中小企業提供信用擔保服務。
3.香港特區的中小企業融資
在自由經濟的大前提下,香港政府從不干預銀行的商業借貸活動。亞洲金融危機發生后,許多中小企業因銀行及財務機構收緊借貸而出現資金緊張狀況。香港特區政府在1998年8月撥款25億元,推出了“中小企業特別信貸計劃”,由政府作為中小企業的信貸擔保人,為成功獲得銀行及財務機構批出貸款的每家公司提供高達200萬元或批出貸款額的70%的保證額。該計劃自設立至2000年4月,共有9912家中小企業參與該計劃,獲得銀行及財務機構貸款累計91.6億元,所涉及的政府保證額為58.1億元。工貿署及各支持機構也通過舉辦專題研討會及講座,加強中小企業對財務管理的認知及技巧,以協助中小企業達到金融機構的放款要求,從而獲得貸款。為了更好地協助香港小型企業籌集資金,特區行政長官在1997年發表的施政報告中也表示,支持聯交所研究設立第二板市場,1999年11月,被稱為“創業板市場”的第二板市場已經成立,在協助小型科技公司進行集資、發展和擴充業務方面發揮著重要功能。
4.臺灣地區的中小企業融資
臺灣地區的中小企業金融支持體系具有金融雙元性的特征,即: “正式”與“非正式”金融體系并存的現象;或稱“已納入管理”與“未納入管理”之金融體系;或稱“有組織的”與“無組織的”金融體系;或稱“合法”與“非法”金融體系,后者又俗稱“地下金融”或“民間借貸市場”或“黑市資金市場”。在臺灣中小企業正規金融體系中,以融資輔導制度體系最具特色。其融資輔導制度是在臺灣當局政策指導下形成的,以中小企業銀行與一般銀行等金融機構為骨干,再配合中小企業信用保證基金,省屬行庫中小企業聯合輔導中心與各行庫中小企業服務輔導中心共同組成的中小企業金融體系。該體系主要包括中小企業專業銀行、中小企業發展基金和信用保證基金,以及由臺灣當局出資組建的省屬行庫聯合輔導中心。無組織民間借貸的交易主體,主要包括個人、家庭、非金融機構之一般企業、租賃公司、分期付款公司等,其交易形態有信用借貸、質押借貸、遠期支票借款、存放廠商(如員工存款)、民間互助會(標會)、融資性租賃與分期付款等方式。
(1)中小企業銀行。中小企業銀行是由公營的臺灣省合會儲蓄公司以及7個地區的民營合會儲蓄公司先后改制而成。其貸款一般可分為一般性貸款、專案性貸款和青年創業貸款等。自成立以來,臺灣中小企業銀行平均每年對中小企業的放款占其放款總額的80%左右。到1996年年底,臺灣8家中小企業銀行已設立47個分支機構,對中小企業放款達10944億新臺幣。
1976年起,臺灣省公、民營之合會儲蓄公司陸續改制成中小企業銀行。依據“銀行法”第九十六條規定:“供給中小企業信用之專業銀行為中小企業銀行。中小企業銀行以供給中小企業中、長期信用,協助其改善生產設備及財務結構,健全經營管理為主要任務?!苯刂?990年12月底,中小企業銀行共有總行8家,分行274家,辦事處68家,合計350家,其分支機構遍布各縣市。中小企業銀行的運營須符合關于“中型企業不得低于放款總額30%,小型企業不得低于40%,辦理中、長期放款之總余額不得超過其所收定期存款總余額……”的規定。
(2)中小企業信用保證基金。該基金成立的目的:一方面在對具有發展潛力但擔保品欠缺的中小企業提供信用保證,協助其獲得金融機構的資金融通使其健康發展;另一方面分擔金融機構融資的風險,提高金融機構對中小企業提供融資的信心?;鸬木柚鷣碓粗饕獮樾姓C關及有關金融機構。
(3)省屬行庫聯合輔導中心。由于一般中小企業普遍缺乏健全的會計制度及財務管理知識,成為營運上最主要的障礙,因此該中心業務范圍擴及財務管理輔導,積極協助中小企業建立健全會計制度,改善財務結構,強化經營素質,并在輔導范圍方面擴及一般中小企業,不再以省屬行庫客戶為限。
(4)民間金融。泛指個體、家庭、企業之間通過繞開官方正式的金融體系而直接進行金融交易活動的行為。其具體的表現形式有民間借貸、民間互助會、儲蓄互助社、地下錢莊、租賃公司、地下投資公司等。由于這些民間金融借貸行為往往是非法存在的,因此通常也被稱為“地下金融”。由于民間借貸互助的傳統習俗在臺灣地區根深蒂固,加上臺灣經濟原有的二元性,導致臺灣金融體系雖然幾經演變,民間金融仍然在現代臺灣社會廣泛存在,并且已成為臺灣整個金融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主要特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民間金融的規模龐大。臺灣民營企業(其數量占臺灣企業總數的98%以上)的資金絕大部分來自于有組織的金融機構和無組織的民間借貸。1964~1986年,臺灣民營企業的民間借貸金額從75.24億新臺幣上升到6287.74億新臺幣,增長82.6倍,非常迅速。而從民間借貸在臺灣民營企業資金來源中所占的比重來看,最高年份(1964年)高達48.11%,最低年份(1974年)也達到了30.09%,平均比重為36.62%。也就是說,在民營企業的資金來源中,民間金融所占比重在最高年份只是稍遜于正式金融機構,在最低的年份也達到了正式金融機構的一半。這從一個側面充分說明了臺灣地區的民間金融規模是非常龐大的。
二是民間金融具有廣泛的群眾基礎。臺灣民眾對于民間金融的參與具有很高的熱情。以標會為例,1984年臺灣有一半以上的人口參與這種民間金融活動,而且都市群眾的參與程度還略高于農村;從家庭所得劃分來看,家庭所得越高,其參與程度也越高,年收入在60萬元以上的高收入階層入會比例高達70%。根據另一項調查表明,臺灣民眾參與標會的普及率高達85%,標會所占信用資金一年為1140億元,占調查當年(1978年)國民生產總值的21.92%。
三是民間金融的形式多種多樣。20世紀五六十年代它的主要形式是傳統的民間金融形式,如當鋪、民間互助會(合會、標會)和地下錢莊。到70年代逐漸興起抵押借貸、遠期支票貼現、租賃公司、分期付款公司和企業職工集資。到80年代則又產生地下投資公司,并成為當時地下金融的龍頭。至于近年來才新生的地下期貨公司又有后來居上之勢。此外,還有像地下股市、兩種經紀人等形式。其中影響最大的是民間互助會(俗稱標會)和地下錢莊,以及地下投資公司。
三、發展中國家
在發展中國家和地區中,印度在經濟發展方面與我國有許多相似之處,研究其中小企業融資狀況以及政府對中小企業的金融支持,對我國有所啟發。印度的中小企業在其國民經濟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被稱為印度經濟增長的發動機。經過多年的建設和運行,印度的中小企業政策金融體系目前已經形成了一個包括政策性貸款機構、政策性信用擔保機構、政府投資基金的體系。其中,以小工業開發銀行為代表的政策性貸款機構在印度中小企業政策性金融體系中占絕對比重。(www.jzezyl.com)
1.印度的小工業開發銀行
印度小工業開發銀行是于1990年4月2日成立并開始運營的,它是由印度政府設立的、聯合其他金融機構扶持和開發小規模工業部門的專業銀行,它的主要職責包括向小規模工業提供直接貸款和間接貸款,對小規模工業發展進行開發和促進,簡化對小規模工業的管制措施等。印度小工業開發銀行通過制定一系列直接和間接的資助項目,實現對小規模工業的籌資、財務管理和激勵。其金融扶持對象包括建立新工程項目、促進中小企業技術升級和現代化、增強小規模工業市場競爭能力,以及對小規模工業產品出口進行扶持。其貸款利率要大大低于商業貸款利率。
2.印度的地區金融公司
印度的地區金融公司(SFCs,State Finance Corporations)成立的目的是為印度中小企業的發展提供金融支持。地區金融公司還通過為小規模工業和病態企業提供“軟貸款”,促進小規模工業現代化和幫助病態企業走出發展困境。為了更好地利用地區金融公司為小規模工業服務,2000年9月5日,印度財政部決定對地區金融公司進行改組,成立了由小規模工業和鄉村工業部部長為首的一個委員會。對地區金融公司的職能、作用進行調查和研究,并要求該委員會在3個月的時間內向政府提出改組建議。該委員會的主要調研項目包括:①分析研究地區金融公司在印度金融體系中的地位和角色。②針對地區金融公司的運作、組織、融資等行為提出改組建議,探討地區金融公司如何在其獨有的領域內發揮更大的作用。③研究分析地區金融公司的資本結構和應有的資本比率。④分析研究地區金融公司財政重組、資本重組和再現經營活力的途徑。⑤分析研究時政重組、資本重組的資本來源渠道。⑥分析研究不同的地區性金融機構合并的可行性。⑦制定提高地區金融公司運行效率和活力的相關計劃等。
3.印度的國家小工業公司
國家小工業公司(NSIC,National Small Industries of Corporation)是為了促進、協助和鼓勵小規模工業的發展由印度政府組建的,成立于1955年。其目的是通過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促進和提升小規模工業在印度國民經濟中的地位。
國家小工業公司主要通過以下手段對小規模工業提供支持:幫助小規模工業租賃國內外機器設備,為落后地區的創業者提供特殊的優惠項目;在全國范圍內資助小工業開拓市場;資助小規模工業出口產品的生產和產品出口,拓展小規模工業的國際市場;積極推進有能力的企業參與政府儲備物資采購計劃;開發機器、設備和工具的樣品,并推進小規模工業進行商業生產;為工業品貿易商提供系統培訓;為小規模工業采購和提供國內外原材料。國家小工業公司設立的金融支持項目主要包括設備租賃資助、原材料采購資助、生產周轉資本資助、債務支付資助和出口資助等。
4.印度的技術開發和現代化基金
技術開發和現代化基金(TDMF,Technology Development & Modernization Fund),是由印度小工業開發銀行于1995年4月設立的,其目的在于直接扶持小規模工業部門改進生產設備、采用新型生產技術和促進技術升級,擴大產品出口能力。技術開發和現代化基金可用于滿足扶持對象購買新型生產設備、獲得關鍵技術、改良生產工藝、提高產品技術含量,推行企業全面質量管理和取得ISO9000認證等方面的費用支出。
5.印度的小規模工業信用擔?;?/p>
2000年7月1日,為了進一步完善為中小企業服務的金融體系,結束多年來由于缺乏第三方擔保體系引起的關于銀行對小規模工業放款積極性不高的爭論,切實提高商業金融機構對小規模工業的放款能力,印度小規模工業和鄉村工業部正式建立了小規模工業信用擔?;穑–GFTSI,Credit Guarantee Fund Trust for Small Industries)。為了保證該項目的運行,印度財政部、小規模工業和鄉村工業部投入了123億盧比的啟動基金。該基金規定,從2000年7月1日起,任何符合條件的金融機構對小規模工業(包括新建和現有的制造業小企業、信息技術企業、軟件企業,特別是微型企業)提供的設備貸款和運轉資金貸款,只要其貸款規模最高不超過250萬盧比,則該基金可提供擔保比例不高于75%的信用擔保,即小規模工業信用擔?;鹂梢蕴峁┑淖畲笮庞脫=馂?87.5億盧比。目前加入小規模工業信用擔?;鹩媱澋你y行主要有班羅達銀行、合作銀行、印度海外銀行、印度聯合銀行、旁遮普國民銀行、德那銀行、旁遮普地區銀行和國家小工業公司等。
一、對不同類型中小企業的融資扶持不同
不同類型的中小企業融資特點不同,當然對融資渠道和條件的要求也不同。從融資的角度看,中小企業可分為制造業型、服務業型、高科技型以及社區型等幾種類型。西方國家在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上是各有側重的:如美國比較重視高科技型中小企業的融資問題;日本在支持中小企業吸收引進技術方面也是具有特色的;意大利比較注重制造業型中小企業的發展和融資問題;法國政府扶持中小企業的重點主要放在了就業潛力比較大的服務業型中小企業上;瑞士和西班牙則在解決社區型中小企業(包括街道手工工業)上具有特色。
二、對不同發展階段的中小企業進行不同的扶持
不同發展階段的中小企業對融資有不同要求,從企業創辦一直到企業因種種原因而退出,都有對融資的不同要求。政府針對不同的發展階段進行相應的政策支持。
三、中小企業融資的專業化
目前,西方國家金融業的發展,既有業務不斷綜合化的趨勢,也有金融機構不斷細分的專業化和金融產品不斷創新的特點。其中一個重要的表現是從事對大型企業巨額貸款的大型金融機構與從事向中小企業微型貸款的中小型金融機構的分化。金融機構的專業化,直接導致了為中小企業服務的中小融資機構的建立,其中以美國最為典型。據統計,美國有上萬家專門從事為中小型企業提供金融服務的中小企業投資公司,極大地彌補了市場上有限的創業(或風險)資本與創辦中小企業及其發展所需的巨大資金缺口。
四、社會化服務
中小企業量大面廣,涉及社會的方方面面,是整個社會的共同事業,它們的健康發展需要社會各方面的大力協助。由于中小企業需要的社會化服務項目繁多,因此,提供這些服務的社會化服務機構也是多種多樣的。綜合起來分析,主要可分為以下幾種類型:即政府主導型、社會自主型、行業組織型、混合型等。從這些機構提供的服務內容看,主要是:
(1)管理咨詢與培訓機構。如美國的“退休經理服務團和在職經理服務團”、“小企業發展中心”、“小企業學院” ;巴西的“微小企業咨詢服務臺”等。
(2)技術咨詢與推廣機構。如美國的“制造技術中心”、“制造推廣技術中心” ;日本的“公立試驗所”、“中小企業辦公室自動體系中心”、“活動研究組”等。
(3)金融服務機構。如日本的“中小企業金融公庫”、“中小企業育成投資公司”、英國的“3I金融公司”等。
(4)信息服務機構。許多國家都建立了各種“中小企業信息中心” ;美國和英國還建立了專門負責中小企業與社會化服務機構之間聯系的機構,即LINKS聯系網絡機構和“工商聯系網”。
(5)其他服務機構。如廣告服務、清潔服務等。
一、建立健全中小企業融資的管理機構和法律體系
中小企業管理機構是一國或地區政府中小企業政策的制定、組織和執行者,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中小企業政府體系的規范、運行和效果。各國發展中小企業都無一例外地相繼建立官方機構,對中小企業發展政策進行統一規劃協調。有的國家或地區官方機構比較單一,如日本的中小企業廳;有的隸屬于國會或行政首腦,如韓國、美國,顯示出政府對中小企業的高度重視。世界各國政府支持和保護中小企業的通行做法是通過法律法規確定中小企業的地位并維護中小企業的合法權益。借鑒國際經驗,目前我國亟待制定《中小企業基本法》,以確定中小企業的法律地位;制定該法,從金融、財稅、技術等方面保證中小企業的發展,為政府制定中小企業政策提供法律依據,從而構造中小企業融資的制度環境,使中小企業經營和融資走上法制化、規范化軌道。
二、建立健全中小企業金融支持體系
1.建立支持中小企業發展的中小企業政策性金融機構
目前,我國中小企業發展中存在許多問題,不易獲得外部融資是突出問題。其原因在于兩個方面:一是中小企業自身的經營特點和狀況,難以達到金融機構貸款審查的要求;二是商業銀行等以盈利為目的的金融機構,對中小企業貸款,投資風險大、收益低,因此不愿向中小企業放款。由于不能順暢地獲得外部資金,中小企業的正常發展受到抑制,進而影響到經濟社會發展。因此,政府通過建立支持中小企業發展的中小企業發展基金和中小企業發展銀行來緩解甚至解決其融資難問題則應成為必然之選。
2.完善中小企業間接融資體系
一是強化國有商業銀行對中小企業的金融服務。國有商業銀行應充分發揮其優勢,通過“中小企業信貸部”對中小企業提供大力的信貸支持。二是明確城市商業銀行、農村信用社、民生銀行等中小金融機構的服務對象應為中小企業。它們應在中小企業融資中充當主角,發揮主要作用。三是建立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系。在全國范圍內加快建立政府或民間中小企業信用擔保和保險機構,打破中小企業融資擔保瓶頸。
3.拓寬中小企業直接融資渠道
我國當前中小企業的直接融資多采用集資和民間借貸形式,但集資大多是非法集資,民間借貸多采用高利率,且糾紛不斷,這就給我國金融秩序、經濟運行和社會安定等方面帶來了諸多負面影響。一些中小企業即使采用股票和債券融資,也多不規范。因此,我國當前亟待規范中小企業的直接融資行為,并拓展中小企業的直接融資渠道。
(1)股票市場籌資。發達國家的成功經驗之一是建立風險投資基金,創立二板市場為中小企業的創立和發展服務。我國證券市場逐步成熟,社會游資充裕,當前設立二板市場的條件已經成熟。因此,應在適當時機設立二板市場,為中小企業開辟一條新的融資渠道。同時,我國符合條件的中小企業也可到香港二板市場、美國NASDAQ市場等上市籌資,開辟一條國際資本進入我國中小企業的有效渠道。
(2)發展風險投資業,建立風險投資公司,組建風險投資基金。選擇有發展前景的中小企業進行投資,并最終完成風險投資目標企業的上市,實現風險投資的成功退出并不斷滾動發展。
(3)發行企業債券。按照我國《公司法》和《企業債券管理條例》的規定,能夠發行企業債券的顯然只能是效益較好的大型企業,債券市場仍然未對中小企業開放。我國當前應對成長性好、市場潛力大、資產結構合理且具備較高信用等級的中小企業,開放債券市場,增加其融資渠道,允許這些企業在政策許可的范圍內和債券資信評級基礎上發行短期企業債券。
4.建立中小企業信用制度
造成中小企業融資困境的深層次原因是由于諸多問題造成的中小企業信用度的低下。因此,最終解決中小企業融資問題,則需要提高中小企業信用度,并建立中小企業信用制度。我國當前應加快建立以中小企業、中小企業經營者(業主)、中介機構為主體,以信用登記、信用征集、信用評估和信用發布為主要內容的信用制度。
三、發展私人風險投資市場
私人風險投資市場是由富裕家庭或個人直接投資企業形成的市場。在資本市場高度發達的美國,由于其法制健全,中產階級較多,風險資本退出渠道通暢,私人風險投資形成了中小企業初期階段的主要融資方式。我國目前收入偏高者較多,具備一定的私人投資能力,投資渠道卻單一,大部分用于購買國債和儲蓄存款,或者投機炒作股票。我國目前完全具備建立私人風險投資市場的條件。從美國發達資本市場可鑒,我國需從以下幾處著手培育私人風險投資市場:制定有效的法律規章保護私人財產;建立私人風險投資網絡,搭建起富裕投資人和風險企業之間的橋梁;建立一個完善的產權交易市場,進而設立國內二板市場,使私人風險投資容易退出。
四、建立政府投資基金
我國可以建立以下兩種形式的中小企業投資基金:一種是以“開發基金”形式存在的貸款資助,傾向于對經濟落后地區和群體或某一項目進行的政策性扶持;另一種是以“風險基金”存在的風險投資基金,主要是對中小企業進行創新、技術革新等方面的風險投資。借鑒美國的成功經驗,根據中國的特點建立有中國特色的創業投資機制,采用多種形式擴大中小企業創業投資資金渠道。由政府提供低息資金,并吸收民間資本成立半官方投資公司,引導民間資本的投向,同時允許符合條件的商業金融機構和大型企業投資設立創業投資公司。鼓勵民眾參與投資,實現投資主體多元化,以分散創業投資領域固有的高風險。五、健全中小企業融資的組織支持和社會服務體系
政府的融資支持首先是通過機構的設置來體現其發展思路,并對發展思路的實施提供組織保證。因此,政府首先是通過設立專門管理中小企業的行政機構,全面負責中小企業的政策、規劃、咨詢、協調等工作。如美國有小企業管理局,日本有通產省中小企業廳等。但在我國,并沒有統一中小企業管理機構。因此,我國應盡快建立對各行各業中小企業統一管理的機構,實行對中小企業的“一體化”管理。同時,政府還應通過財政資助、民間籌資等途徑,鼓勵、支持和引導一系列符合市場原則的包括中介機構在內的各類社會團體機構,即建立以技術支持、信息服務、市場開拓、人才培訓等為主要內容的中小企業社會化服務體系,作為政府實施政策的助手和溝通中小企業的橋梁,建立起為中小企業融資服務的全方位、分層次的組織保障和支持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