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業融資現狀_中小企業發展探析
隨著市場化程度的不斷提高和國內外貿易環境的變化,中小企業在經濟運行中的作用越來越重要:充當經濟增長引擎、創造就業機會、活躍市場以及優化產業結構,等等。但是,由于大部分中小企業管理不規范、償債能力弱、融資規模較小、財務規范性差、缺乏完善的公司治理機制等自身因素的影響,中小企業抵御風險的能力相對較弱,融資問題尤其突出。
5.2.1 融資渠道過窄
據相關資料顯示,世界銀行國際金融公司中國項目開發中心以隨機抽樣調查方法對我國600家中小企業流動資金來源結構的調查顯示,企業內部自身積累78.1%、向銀行貸款9.65%、民間借貸5.07%、商業信用3.25%、其他非正規融資3.93%。這組數據說明中小企業的資金來源主要是靠內源融資。
由于證券市場門檻高、創業投資體制不健全、債券發行的準入條件限制等,中小企業很難通過資本市場公開籌集資金。統計表明,截至2016年3月10日,滬深主板、創業板上市公司共有2822家,民營中小企業大約占不到15%,且部分還不是通過正常途徑上市,而是以高昂的代價購買一家上市公司的部分或全部股權而曲線上市進行融資;盡管新三板發展很快,已有5956公司掛牌上市,這里集中著大量的中小企業,由于其上市條件大幅度降低,對中小企業通過資本市場融資提供專門通道,但因其每日成交額有限,難以為中小企業融資帶來質的變化。
5.2.2 獲得信貸支持少
眾所周知,中小企業因貸款額度小、交易次數頻繁和監控成本較高等原因,銀行不愿對中小企業放貸。加上中小企業因資信等級低,缺乏抵押或質押資產,缺乏擔保機構為其擔保等原因,更難得到銀行資金支持。(www.jzezyl.com)
據統計,2014年全國鄉鎮、個體私營、“三資”企業的短期貸款占銀行全部短期貸款的比重僅為14.4%。民營企業投資中自籌占75.9%,銀行貸款15.1%,直接融資不到1%,其他占9%左右。
5.2.3 流動負債所占比例較大
負債結構不合理,流動負債所占比例較大,而長期負債則占很少,這主要是由于銀行考慮風險因素和回收期限等因素造成的,金融機構一般只會為中小企業提供短期貸款,對于中小企業的中長期貸款大部分銀行都進行嚴格限制。
5.2.4 中小企業之間互相擔保嚴重
經濟新常態下,銀行不斷加強風險管理,嚴控不良貸款率,不同程度地提高了中小企業貸款難度,對中小企業放款除了抵、質物外,還會要求中小企業貸款者提供擔保。目前,中小企業之間互?,F象嚴重,一旦一家公司因經營不善而蒙受損失,則會引發一系列的連鎖反應。
5.2.5 自有資金缺乏
中小企業自身積累較少。由于中小企業采用低折舊計算方法,在生產經營中只計算有形折舊,而忽視科技進步、生產力提高帶來的無形損失,所以造成中小企業在設備更新時缺乏足夠的資金;大多中小企業財務制度不健全,主動計提公積金、公益金的積極性不高,導致自有資金更少,相應借款貸款比率就高、負債過重。中小企業自身積累少,內源融資能力有限。